從牙牙學語到而立之年
【資料圖】
父母的關懷
無時不在左右
然而
我們在習慣他們付出的同時
卻在不覺間
忘記了愛他們,甚至沒有學會愛他們
近日,中國家電網(wǎng)出品的情感微電影《碗輩》在騰訊視頻、B站、西瓜視頻、好看視頻、微博、視頻號、搜狐視頻、網(wǎng)易視頻等平臺全網(wǎng)熱播,多維度破圈,引起行業(yè)內(nèi)外的關注。
這是一部以家庭、親情為主題的微電影,故事主要以兒媳的口吻講述了婆婆從縣城搬到城市與子女同住后一家人的情感變化。影片在人物矛盾沖突中層層推進,直至揭開矛盾背后的真相,情節(jié)感人、催人淚下。
點擊觀看影片
網(wǎng)友深受感動,紛紛留言
請關愛身邊的人
故事中,年邁的婆婆從縣城來到城里看望子女,本以為會是一場愉悅的團圓,沒想到在短暫的相處中,卻滋生出不同的煩惱。
在兒媳看來,自從和婆婆生活在一起,矛盾就越來越多,每天光家務活,就會有很多小矛盾,洗碗就更不用了說了。當兒媳告訴婆婆家里有洗碗機,固執(zhí)的婆婆依然會用曬干的絲瓜瓤刷碗。原因是熟人告訴她,洗碗機特別費電,而且還洗不干凈。對此兒媳沒再堅持,一句“這些高科技,你要不懂就不弄了”結(jié)束了對話。
接下來,家里的狀況不斷發(fā)生。會動的牙刷、會跑的掃地機......對于這些新鮮的事物,婆婆顯得無法適從,就連簡單的微波爐,婆婆使用起來也是問題重重。
當然故事的展開始終是平淡和緩的,也很少直白地表現(xiàn)沖突,唯一能算得上情緒“激烈”的情節(jié),便是婆婆用抹布擦拭碗筷,被兒媳看到,遭到了兒媳的埋怨。而這個過程,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婆婆與兒媳間的情感錯位。
日子久了,婆婆以“呆著不習慣”、“各種電器不會用”為由決定買票回縣城了,這時兒子兒媳小孫子都急了,小孫子喊著“奶奶,我教你”急切地希望奶奶留下來。
其實,兒媳心里也十分清楚,婆婆就像許多中國家庭里的長輩一樣,沉默、寡言,不會輕易把愛說出口,卻總是將愛融化在日常的細瑣中:她記得兒媳有胃病,每天為她準備一碗粥,她清楚的記得兒媳不吃香菜,小孫子不喝豆?jié){只喝牛奶......回望那些相處過的日常點滴,便可以尋獲到愛的蛛絲馬跡。
值得一提的是,婆婆的到來,讓兒媳在對待孩子成長問題上有了新的感悟。婆婆的陪伴讓兒子變得開朗了許多,這讓兒媳意識到所謂的孩子的叛逆期更多的是因為缺少陪伴。正如影片中所表達的,陪伴是雙向的,愛需要表達,也需要回應。
影片的最后,導演以喚起親情的感召為動力,在解開婆媳雙方心結(jié)后終將三代人的親情升溫。手掌的溫度、炙熱的目光、濕潤的眼眶…...通過影片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隱沒在生活中的親情,雖然無法給人以波濤洶涌的酣暢,卻經(jīng)得住在悠然歲月中的細細品味。
走進中國家庭,助力美好生活
在影片中,一臺洗碗機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它見證了這個小家庭的悲喜,成長與和解,已經(jīng)成為家庭里必不可少的一員。
據(jù)了解,微電影《碗輩》是“中國洗碗機消費普及活動6.0”的一部分。自2017年起洗碗機消費普及活動已連續(xù)舉辦6年,形式囊括線上話題運營、主題游戲、主題攝影大賽、消費者種草、線下體驗會、消費者調(diào)查、行業(yè)高峰論壇等。
實際上,要挖掘洗碗機消費需求,得從改變大眾現(xiàn)有的家務觀念與消費邏輯開始。“用手洗碗”的理念早已扎根,成為默認的生活習慣。面對洗碗機這樣一個全新品類、一款革新了傳統(tǒng)洗碗方式的產(chǎn)品,人們會因慣性驅(qū)使而更愿意保持現(xiàn)狀,并本能地對新產(chǎn)品持觀望和質(zhì)疑態(tài)度。另外,只有當人們重視生活品質(zhì),并樂意為此“花錢買省心、用錢換時間”時,接納新家電才有可能。
基于以上市場與用戶洞察,近年來京東和國內(nèi)市場主流洗碗機品牌主動承擔起消費者教育的責任,通過多種營銷方式倡導大眾以開放心態(tài)對待新事物,讓消費觀念與時俱進??梢哉f把“洗碗經(jīng)濟學”帶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經(jīng)過幾年的砥礪前行,如今消費者對洗碗機和品牌的認知度都在逐漸提升。
當下,洗碗機還在不斷的迭代升級,探索消費者心中高品質(zhì)生活的核心需求。針對中國消費者的實際使用需求,洗碗機本土化進程也在不斷向前。會洗鍋的洗碗機、能洗果蔬海鮮的洗碗機、洗消存一體的洗碗機……隨著更多中式廚房新需求的涌現(xiàn),洗碗機正以更多細分功能來滿足消費者對廚房新生活的向往。
縱觀《碗輩》這部微電影,品牌沒有用硬性的功能科普勸導,而是借故事“曲線”說服,沒有訴諸專家或代言人等外在參照群體,而用大眾自身前后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來撬動觀念的轉(zhuǎn)變。
正如影片總策劃人呂盛華所言,希望人們通過《碗輩》溫情的故事看到我們一代又一代地傳承著的中國長輩的愛,并激發(fā)人們重新認識中國長輩、讀懂長輩,同時進一步引發(fā)大家對洗碗機的需求,與角色一同開啟健康舒適生活的升級之旅。
孝別等,愛別遲 ,莫讓長輩變“碗輩”
沒錯,從牙牙學語到而立之年,父母的關懷,無時不在左右。然而,我們在習慣他們付出同時,卻在不覺間忘記了愛他們,甚至沒有學會愛他們。
相信很多家庭都會出現(xiàn)影片中的場景,隨著家里家電設備越來越“先進”、越來越“貼心”,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并沒有輕松,反而多了很多負擔。因為很多智能家電對老年人來說非但不是助力反而會礙手礙腳。我想這時候需要我們做的是多一點耐心,多一點講解,相信他們也會愛上這些智能化的產(chǎn)品。
影片中,婆婆對于洗碗機從最初的排斥,到最后的欣然接收,讓我們看到洗碗機即是矛盾的觸發(fā)點,也是情感展示的關鍵點。
對此很多網(wǎng)友表示,微電影《碗輩》用5分鐘講述了一個觸動人心的故事,喚起人們對親子關系的深刻共鳴,像是突然一束光照進了黑暗,那些塵封已久的情緒蘇醒了過來。讓我們看到,裂痕終會彌合,在誤解與錯位之下,親情扎根最深的地基,始終是愛。
更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一切科技皆出于愛,愛是初衷,也是歸宿。”
關鍵詞: 情感微電影